湖北工业大学自考院校新闻
学院首页 招生专业 成考简章
自考简章 常见问题 网上报名

自考组织与管理概论总结

来自:湖北工业大学自考网   2011-06-02    浏览236次

    第一章 绪论

  一。 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

  1. 组织及其含义

  2. 管理的概念及含义

  3. 各种学派对管理所做出的定义

  4. 现代管理的特点

  二。 需要掌握的简答题及论述题

  1. 组织与管理的关系

  2. 泰罗的组织与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的内容

  3. 法约尔提出的五种管理职能和十四条管理原则

  4. 行为组织理论的中心思想及特征

  5. 梅奥组织理论的特征及分析

  6. 福莱特和巴纳德组织理论的特征(四个特征分析)

  7. 行为组织理论原理与依据

  8. 巴纳德的组织理论

  9. 现代组织理论的主要特征

  注:第一章的知识点较为复杂,并且概念性的东西很多,应在理解的前提下记忆。并且结合理论原则分析案例,解决实际管理中的问题。

  本人认为本章应该为重点章节,应熟练记忆。

  第二章 组织形成与组织要素

  一。应掌握的简答及论述题

  1. 组织要素?组织内部要素和相应的外部要素包括?

  2. 正式组织的特点(重点)

  3. 非正式组织的特点(重点)

  4. 在正式组织中非正式组织的职能

  5. 组织的构成

  6. 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的优缺点(重点)

  7. 管理的职能(重点)

  二。应掌握的基本概念

  1. 系统 2.系统的分类 3.职权 4.委任 5.委托 6.组织的分类

  注:本章中的重点简答题和论述题已在上面重点标出,上述问题在历年自考中的出现率很高,并且此类简答活论述题也可能转化为其他的形式出现。

  本章为重点章节

  第三章 组织机构

  一。应掌握的简答及论述题

  1.什么是组织机构的职能划分?优缺点?

  2.组织机构有几种划分方法?分别是?

  3.组织图有几种划分方法,并分别加以介绍。

  4.组织图中的工作关系?(重点)

  二。应掌握的基本概念

  1.直线关系 2.横向关系 3.参谋关系 4.职能关系

  注:本章出现大题的可能性略小,但是可能会出现很多小题,故应多注意,如应注意各职能的要求!

  本章为非重点章

  第四章

  一。应掌握的简答及论述题

  1.在职培训的步骤(重点)

  2.培训方式

  3.大量、单件、成批生产的优缺点

  4.制定计划应根据哪些内容?

  5.面向未来的生产模式(重点)

  6.财务部门的职能

  二。应掌握的基本概念

  1.工作评估 2.弹性工作制 3.CIM 4.Lean production 精良生产 5.敏捷制度

  6.企业流程再造 7.虚拟企业

  注:本章为次重点章节。

  第五章 职能部门的管理与办公室工作

  一。需要掌握的名词解释

  1.计算机拐骗:将计算机或重要数据劫持以要赎金,直到要求的金钱得到满足为止。

  (其他的犯罪活动包括滥用计算机、工业间谍、雇员偷窃和贿赂)

  2. 工业间谍:利用计算机偷窃有关产品研究和经营策略这些机密的信息,为了个人牟利而保存或出售。

  三。 填空

  1.(数据处理员)和(系统分析员)负责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数据处理,并确保组织的集中统一和提供管理信息。,供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计划、组织与控制工作。

  2.职能部门间的管理工作是建立在以(信息支持)的基础上的,因此所有组织都要收集信息,对信息编组,分析信息并将信息提供给企业内外需要它的人。

  3.信息的类型与(业务的性质)、(企业的结构)以及主要的(管理模式)有关。#p#分页标题#e#

  4.制定决策采用两种基本技术,基于事实的(现代决策)和基于数值的(传统决策)。

  5.(现代决策)通过科学研究、数理分析、计算机模拟和对历史信息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

  6.(传统决策)通过期望、推测、创造力、知觉、思维、主张及经验等制定。

  7.以信息为基础,可进行三种类型的决策:(战略)、(战术)、(操作)。

  8.(战略性决策)是根据可能性而制定的决策,高级管理者着眼于企业外部和未来的考虑,做出总的计划。

  9.(战术性决策)是指基于可用资源,为实现战略性决策所提出的目标而制定的决策。

  10.(操作性决策)是最频繁的决策。

  11.制定决策的依据是对(历史信息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数理分析推测,用计算机模拟并进行预测。

  12.组织的选择应坐落在城镇的(中心)或(郊区)。

  三。应掌握的简答题

  1.职能部门资料集成的优点和用途。

  答:(一)一般优点

  (二)采购和库存管理

  (三)销售部门的订单处理

  (四)发放工资和薪金

  (五)生产和生产控制

  (六)财务

  (七)人事

  (八)决策

  (九)高度集成的优点

  (注:需分别再加以详细论述)

  2.计算机的信息如何保密,防护其安全

  答:1)数据传输时,可以进行加密;

  2)管理进行纪录,以便保存关于何人、何时使用过计算机的记录;

  3)仅允许经过授权者才能进行存取;

  4)锁起计算机,使得无钥匙不能打开硬件;

  5)应做备份,并强调备份数据存储在一个完全分离的区域;

  6)数据处理的指责应分开,没有一个人能够单独查询全部的有用信息;

  7)防止病毒,购买有保证的产品,减少磁盘的交换次数。

  3.开放式布局的优缺点

  答:优点:1)容易监督

  2)内部交流简单

  3)消除了交流中的障碍

  4)工作区中的安排要灵活,允许增加职工

  5)周围环境明亮,空气流通

  6)清扫容易且便宜

  缺点:职工可能感到太暴露,对缺乏单独场所不满

  引起注意力分散的事太多

  公共的取暖对于一些个人来说可能太热或者太冷

  注:本章为非重点章,无重点简答和论述题。但应该注意填空和名词解释,其他为了解内容。

  第六章 组织与管理方法(重点章节)

  一。应掌握的名词解释(全课?氐忝?式馐停¡/p>

  1.系统:就是集合了若干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要素,为了实现预定的目的而组成的有机整体,它具有特定的功能。(重点)

  2.信息: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状态和特征的反映,是系统各要素之间联系的特殊形式,它可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事物运动过程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和变化程度。

  3.控制历史按照既定的条件和预定的目标,对一个过程或一程序事物施加影响的一种行动。

  4.反馈控制:是利用系统输出的信息与系统控制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偏差,并指导和纠正系统今后行动的一种控制方式。

  5.事前控制:是指在事态发生变化前就采取措施防止可能出现偏差的一种控制方式。

  6.实时控制: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取得各种经济数据,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即将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偏差,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障系统预定目标的实现。这种控制成为实时控制,亦称现场控制。

  7.行政方法:依靠行政领导的权利,按行政系统的隶属关系,运用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批示、制度、规定等。来实现管理职能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具有强制性。#p#分页标题#e#

  8.经济方法: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正确运用经济手段即经济杠杆和经济方式来执行管理职能,实现管理任务的一种方法。

  9.法律方法:是指依靠国家制定的法律来管理企业。

  10.数学方法:是指运用数学知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定量分析的管理方法。

  二。应掌握的简答及论述题

  1.系统的特征: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环境适应性。

  2.企业系统的组成要素:人、财、无、时间、信息。

  3.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答:概念前已述

  特征:客观性、传递性、时效性、滞后性、共享性。

  4.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答:1)信息是企业计划决策的依据;

  2)信息是进行生产指挥,建立正常生产秩序和工作秩序的手段;

  3)信息是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工具。

  5.企业对信息的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应用、经济。

  6.控制的程序。(重点)

  答:1)确立控制标准;

  2)衡量工作成果;

  3)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7.企业管理中常用的控制方式,并分别阐述。

  答:反馈控制、事前控制、实时控制。

  8. 组织与管理的物种方法,并分别阐述。

  答: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数学方法、教育方法。

  9. 行政方法的作用和弊端。

  答:作用:1)运用行政命令,可以迅速使企业全体职工统一认识、统一计划、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一纪律,有利于企业任务的完成;

  2)保证企业的发展方向,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和法令;

  3)在纠正工作中的错误时,可以迅速控制局面,比较迅速有效的解决问题。

  弊端:1)由于行政管理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因而容易使某些领导过分相信行政方法的力量而加以滥用;

  2)由于行政方法是依靠强制和权利,而不是出于群众的自愿,所以群众在执行中往往缺乏热情和动力,容易产生不关心或不合作的消极反映。

  10.教育方法的作用。

  答:1)教育方法最适用于传播新想法、新观念、新方法,使人能迅速适应新形势,达到新水平使企业能够紧紧跟上新技术和社会的发展;

  2)教育方法不仅能使人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3)教育方法从根本上提高了人的素质,必将对企业各方面的发展起着长期的根本电荷有决定性的影响。

  注:本章为重点章节,应主义加深掌握名词解释和简答,并灵活运用。如,系统特征、信息特点还可能出现填空、选择等题型。

  第七章 组织与管理的外部环境(重点章节)

  一。应掌握的名词解释

  1.社会环境:是由生活在既定群体或社会中的人们的态度、要求、期望、智力高低和受教育程度、新年及习惯等构成的。

  2.经营管理价值观:是指对经营管理好坏的总看法和总评价。它包括最大利润价值观、委托管理价值观和生活质量价值观。

  3.企业理论推测:有关忠实和公正,以及有关诸如社会期望、公平竞争、广告、公共关系、社会责任、消费者的自主权和国内外的公司行为等方面的推测。

  二。应掌握的填空

  1.外部经济环境应包括(资本)、(劳动力)、(价格水平)、(政府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客户)。

  2.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可供信贷)对企业进行控制。

  3.政府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起着(经济杠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组织和社会中的每个人。

  4.企业为公众服务的期望和要求,受(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影响。

  5.企业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顾客)。#p#分页标题#e#

  6.有见识的主管人员不仅需要对(社会压力)做出反映,而且他们还要预见和处置(政治压力)问题,以及预见和应对可能发生的(法律问题)。

  7.经营管理价值观的形成来自于(经营管理中的伦理准则)。

  8.人们认为实现伦理制度化的关键是要任命一个企业内部与外界组成的(伦理委员会)。

  三。应掌握的简答。

  1.劳动力对组织的影响。

  答:1)劳动力的质量决定价格;

  2)劳动力的价格对企业来说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经济投入,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成品。

  2.在伦理学界3种道德理论。

  答:第一种是,以功利主义理论提出计划和行动应由它们的结果来评价。其基本思想是计划和行动应该生产出最多的商品供给更多的人民。

  第二种理论是以权利为基础,主张所有的人都享有基本权利,诸如思想自由、言论自由,正当法律手续及其它等等。

  第三种是公正理论,它要求决策者以公平、平等和不偏不倚为指导原则。

  3.伦理制度化如何实现?(重点)

  答:1)应用公司政策或伦理化准则;

  2)正式任命伦理委员会;

  3)在管理人员培训计划中列入伦理

  学的教学内容。

  伦理制度化常用的方式是制定伦理准则,而较少采用伦理委员会和把伦理问题纳入管理人员培训计划。

  4.伦理委员会的职责?(重点)

  答:1)举行定期会议讨论伦理问题;

  2)处理“灰色区”问题;

  3)把准则向组织的全体成员转播沟通;

  4)对可能出现的违反准则的行为进行检查;

  5)实施准则;

  6)奖赏遵守准则者,处罚违反准则者;

  7)不断审议和不断更新准则,及时把委员会的活动向理事会汇报。

  5.提高伦理标准的因素。

  答:1)公开宣传公开性;

  2)提高公众的关注程度;

  3)在企业和高等院校中进行伦理学和价值观的教育。

  注:本章的内容较少,但重点很多,应多多注意!并应在简答的答案大纲中,添加注释。

  第 八章激励学说与领导决策

  一。名词解释

  1.企业家精神:是指如何用不同方法进行组织与管理工作,或者知道需要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处理什么样的问题,也就是说他 们具有事业的探险精神。精于经营的战略和管理的战术,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学术渊博的科学知识和颇具风度的外交家精神。

  2.激励: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 一股内在的动力,朝所有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

  3.双趋式冲突:个体在活动中同时有两个具有吸引力的目标,产生了同样强度的动机,但个体智 能选择其中之一。

  4.双避式冲突:个体同时面临两个不利的事件,同时是有躲避的动机,但是只能躲避一方,而且只有在接受一方的前提下才能避开另一方,在作 选择时就会发生冲突。

  5.趋避式冲突:个体的目标既可以满足需要,但又对自己构成威胁,这类冲突是最为普遍的个体从“利”与“得”一方面考虑,又倾向于躲 避。

  6.双重趋避式冲突:这是双避式与双趋式的复合形式,也可能是两种趋避式冲突的复合形式,即两个目标对个体同时都有利有害,有吸引和排斥的两种力量。

  7.工作丰富化:主要指在工作中建立一种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

  8.领导:定义为影响力,就是影响人们心甘情愿的和满怀热情的为实现群体的目标努力的过 程。

  二。应掌握的填空

  1.按照迈尔斯的意见,管理任务是把(组织变量)和人的变量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效的和高效率的社会技术系统。

  2.领导工作的关键是 (协调目标)。

#p#分页标题#e#

  3.(激励问题)是组织管理学的核心问题。

  4.激励的过程主要有四个部分(需要)、(动机)、(行为)、(绩效)。

  5.需要从起源上划分, 可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两类。

  6.需要从对象上划分,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7.从冬季的起源上分,有(自然性动机)和(社会性动 机)。

  8.冬季月微行为的功能:(始发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和调整功能)。

  9.努力程度取决于(报酬)的价值,加上他个人认为需要作出的努力和获 得的报酬的概率。

  10.领导的实质是一种(追随关系)。

  三。重点简答

  1.组织中人的特征:1)作用的多样性;2)没有相同的人;3)个人尊严的重要性; 4)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2.沙因的人性假设理论:1)理性经济人假设;2)社会需要人假设;3)自我实现假设;4)以复杂假设为依据,这是沙因自己 对人的看法。

  3.阐述麦格雷戈的X理论:1)一般的人,天性是好逸恶劳的,只要他们能够逃避工作,就设法逃避工作;2)因为人的这种厌恶工作的特性,所以 绝大多数的人都必须用强迫、控制、指挥并用惩罚和威胁等手法,使他们做出适当的努力去实现组织的目标;3)一般的人请愿受人管教,不希望承担责任,缺乏进 取心,而把个人的安全看得最重要。

  4.阐述麦格雷戈的Y理论:1)人们对工作就像对游戏或休息一样是一种自然的需要;2)外力的控制和处置的威胁都不是促 进人们为组织目标做出牡蛎的惟一手段,人们在为目标承诺的服务中,将会实行自我指导和自我控制;3)完成目标的程度与他们的成绩和得到的报酬的大小成比 例;4)在适当的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仅愿意接受任务,而且会主动承担责任;5)在解决种种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主动性和创造性及解决问 题的能力;6)在现代工业,生活的条件下,一般的人只是发挥出他们部分的智慧潜力。

  5.戴维斯和约翰。W.纽斯特龙提出的行为模式理论:独裁模式、监护模 式、支持模式、社团模式。

  6.创造的过程包括哪些阶段:1)第一阶段:无意识的察看,是非意识所能办到的;2)第二阶段:直觉,把无意识的和有意识连起 来;3)第三阶段:洞察力;4)创造的最后阶段是合乎逻辑的系统阐述或验证。

  7.阐述动机与行为的不对应关系:1)同一行为中可能有不同的动机;2)不同 行为可能有同一个或相似的动机;3)同一个人身上,某些行为中的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4)从动机与行为效果的关系来分。

  8.阐述动机冲突与行为的关系: 1)第一种,双趋式冲突;2)第二种,双避式冲突;3)第三种,趋避式冲突;4)第四种,双重趋避式冲突。

  9.激励的手法:1)对激励的一种系统方法2) 激励取决于组织的环境;3)激励、领导、管理;4)激励理论的类型。

  10.激励理论的类型:内容型、过程型、行为改造型。

  11.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 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四点基本假设:1)需要是个人努力争取实现的愿望;2)绝 大多数人的需要层次是很复杂的,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多种需要影响着人的行为;3)只有当低层次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时,高层需要才能对人起激励作用;4)人们 满足较高层次需要的途径,比满足较低层次需要的途径多。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管理的意义:1)满足员工们的胜利需要是基本的要求;2)从行为管理上 说,心理上的安全期望有和重要的意义;3)在组织管理过程中,当社交需要成为主要激励源泉时,人们常把工作看成是寻找和建立温暖、和谐人际交往的机会; 4)在管理上,当荣誉成为人们的主导性需要时,领导和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这种需要来作为提高人们对自己工作自豪感的措施;5)无论哪种工作都存在着创新的余 地。另外,还应该注意到人们在满足需要的方向是存在着差异的。14.激励的双因素理论:保健因素、满意因素(又称为激励因素)#p#分页标题#e#

  15.阐述麦克莱兰的成就需 要理论:权利的需要、归属的需要、成就的需要。

  16.特殊的激励技术:金钱、参与、工作生活的质量。

  17.工作丰富化的局限性:技术问题、成本、对技能水 平要求低的一些职务难于作到丰富化、大多数人可能并不需要工作丰富化。

  18.如何使工作丰富化卓有成效:1)必须了解人们需要什么;2)如果工作丰富化是 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目标,则必须说明事实这种计划,职工将得到什么好处;3)人们愿意参与管理,希望上级同他们商量并给出提出建议的机会;4)人们希望能 感到他们的主管人员真正关心他们的福利。

  22.领导情境几个关键因素:职位权利、任务结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 的关系。

  23.领导方式:1)以任务为导向的领导方式;2)以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达到个人声望和职位的领导方式。24.领导行为的类型:支持型、指导 型、参与型、成就取向型。

  第九章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一。名词解释

  1.组织变革:就是应用激励理论、个性和学习理论等行为科学的知识来取得信 息,据此研究群体动力、领导、职权和组织再设计等问题,帮助组织适应内外环境变化的过程。

  2.行动研究:就是运用科学方法来收集有关问题的资料与数据,把 资料反馈给组织系统,在数据分析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制定行动计划,实施组织发展活动,并且收集活动后的数据以评价行动结果,再进行反馈,这样一个完整的 循环过程。

  3.工作再设计:是对有关工作内容、功能及相互关系等进行有计划的重新安排,以期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增强工作本身的激励因素和工作满意 度,改善工作绩效的一种组织发展方式。

  4.过程咨询:是指组织成员借助于掌握专业技术的咨询顾问的力量,通过一系列的咨询活动来提高他们的自行了解、认 识、分析和处理,包括沟通、角色扮演、群体功能、群体规范、领导、群体间关系等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完成组织的任务。

  5.镜像法:是让各个部门中的成员沟通 相互间的看法和意见,“以人为镜”从他人对自己部门的看法中了解自己的形象,找出改进途径。6.目标管理:就是通过组织的上级和下级管理人员共同确定目 标,并规定所属成员在达成目标过程中的职责,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来衡量各个部门和各个成员的工作业绩与贡献。

  二。简答

  1.组织变革与目标:

  (一)一般目 标:1)改善激励,提高工作绩效;2)加强协作,明确沟通渠道;3)降低缺勤率和人员流动率;4)减少矛盾与冲突;5)降低成本。

  (二)基本目标:第一, 在组织层次上,组织变革要使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第二,在个体层次上,组织变革是要修正人的行为方式。

  2.组织变革的动因:1)产品及生产技术的变化; 2)组织结构与规模的演变;3)人员及心理和素质的变化;4)组织观念、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变化;5)工作生活质量的提高;6)组织环境的变化。

  3.组织变 革的类型:革命性变革、渐进性变革、计划性变革。4.组织变革推动者的作用:结构变革、技术变革、环境变革、人员变革。

  5.组织变革的阻力:1)个体阻 力。个体抵制变革的原因:习惯、安全、经济因素、对未知的恐惧、选择性信息加工。2)组织阻力。组织阻力的主要来源包括:结构惯性、有限的变革点、群体惯 性、对专业知识的威胁、对已有权利关系的威胁、对已有资源分配的威胁。

  6.组织变革阻力的克服措施有哪些:教育与沟通、参与活动、促进与支持、奖惩结合、 利用群体动力、采用力场分析技法。

  7.论述:组织变革成功的条件:1)组织内部,尤其是领导人确定感到压力的存在,有变革的客观需要2)有愿意认真研究与 分析问题的关键人物和好的执行变革的领导人;3)已认清各类人员间合作上存在的问题;4)有面对现实并改变这种状况的愿望;5)有现实计划和效果规划; 6)对试行新的关系形式有较强的愿望;7)有看得到的中间结果;8)除了对已取得的成果给予奖励以外,对正在进行的变革努力也予以奖励。#p#分页标题#e#

  8.组织变革失败的原因:1)把手段当作目的,如把较好的关系作为最终目的,而不是作为提高组织效率的手段;2)急于求成,欲速不达,完整的组织变革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 收到真实效果,领导者不可存3)执行变革的过程中,各层管理人员之间脱节,缺乏沟通;4)把重大的变革措施纳入到老的组织结构中去实行;5)过分以来外来 的资源专家;6)直接管理人员不过问变革,全部交由组织变革的专业人员负责;7)行为科学的变革措施与运筹学等的变革措施各搞一套,缺乏系统关联和整体协 调;8)没有针对有针对组织的具体情况来采用合适的变革方法。

  9.有计划变革的7个步骤:探索、入门、协议、诊断、行动、巩固与评价、协议的完成。

  10. 组织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组织发展以现代系统理论作为指导思想,把组织看作开放、动态的有机系统。基本原则:1)必须由组织的管理部门来制定系统的 规划与方案;2)上述规划必须使组织既能适应当前的环境又能适应未来的环境要求;3)这一规划必须预见到知识、技术、态度等因素的改变,以及程序、行为、 工作设计和组织设计的改变;4)这一规划还必须建立在提高组织的效益和个人的工作绩效的基础上,,以促进个人和组织目标的最佳配合。

  11.组织发展的特 征:跨科学性、层次性、情境性、群众性、过程性、科学性、实用性、不成熟性。

  12.组织发展的特点:1)组织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2)组织发展是一 种规范性的再教育过程;3)组织发展是一种系统的变革过程;4)组织发展强调目标和计划的重要性;5)组织发展是以数据为基础的计划性变革;6)组织发展 是一种利用外来帮助,探索自我导向性的变革。

  13.行动研究的阶段:1)问题的识别与确认;2)与组织发展专家的合作商计;3)由行为学家收集数据和资 料;4)向组织发展对象反馈信息;5)问题的会诊;6)拟定行动计划方案;7)行动后的结果评价与反馈。

  14.组织发展对管理变革的干预有哪些方面:环 境、目标、资源、技术、人员、组织、价值观。

  15.工作再设计设计到的工作特征因素包括:工作内容、工作功能、工作关系、工作结果与反馈

  16.以人为中心 的组织发展技法:敏感性训练、格道式发展、调查反馈、团队建设、过程咨询、镜像法、角色谈判。

  17.团队建设一般需要经理三个过程:解冻、行动、再解冻。

  18.过程咨询的步骤:1)初始接触,确定相互关系;2)选择活动背景和方法;3)收集资料,进行诊断;4)实施咨询干预;5)巩固成果,结束咨询。

  19.目标管理的步骤:1)由管理部门提出总目标;2)从上至下制定目标体系和管理办法;3)制定个人目标;4)目标实施与结果评价

 

Copyright 2009-2024 湖北工业大学自考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本站为湖北工业大学自考交流信息网站,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